当前位置:广州脑博仕医院 > 精神分裂症 >

精神病患者家庭治疗的准则

来源: 广州精神科医院 日期:2018-09-11 04:02 作者:广州脑博仕医院

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据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达1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则更低,可以说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得不到系统、、针对性的治疗。一些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其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给患者、患者家属及政府部门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由于医疗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大多数患者不能住院治疗只能呆在家中进行维持性调节。因不能坚持服药或因家庭环境的不良刺激往往导致患者病情的复发和加重。因此做好患者的家庭治疗和护理是减少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环节。

家庭治疗是广义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治疗对象不仅是病人自己,而是以整个家庭为对象来规划和进行治疗。家庭治疗的目标或是要打破某种不适当的、使“问题”或“症状”维持不去的动态平衡环路,建立适应良好的反馈联系,以使症状消除;或是从根本上重建家庭结构系统,消除家庭中回避冲突的惯常机制,引入良好的应付方式,改善代际关系与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提高解决问题、应付挑战的能力。总之,家庭治疗能促进家庭成员内部之间的谅解,达到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的作用,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病态情感结构,以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较广,具体参考的指标有:

1.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冲突,经其他手段调节后无效;

2.“症状”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但反应的却是整个家庭的问题;

3.在个人的冲突问题上得不到有用的解决;

4.家庭成员漠视患者的存在或过于关心患者的治疗;

5.家庭不支持或强行阻碍患者的治疗;

6.由于个别治疗手段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在家庭中引起不良反应;

7.家庭成员中某人与他人交往关系上存有问题;

8.家中有反复发作、慢性精神疾病的患者;

总之,家庭干预治疗是结合我庭心理行为特征,参考国内外的家庭系统模式、心理教育模式、认知行为模式等心理治疗理论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精神病治疗手段。临床实践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治疗,不仅能够有用的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病情、防止复发,在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和职业功能方面也起到了的作用。(实习编辑:小鹿)

本文章链接地址:http://www.xblfilm.com/jsfl/215.html